当前位置:首页 > 本院特色 > 特色法庭 > 内容详情

通江法院“四优”标准打造人民法庭建设

文章来源:  添加时间:2015-12-22  人气指数:3239

         2015年,通江法院全力打造人民法庭,夯实法院前沿阵地建设。提出了“资源优配、质效优化、环境优美、待遇优厚”的“四优”法庭建设思路;实行了“三统一(统一立案、统一分案、统一归案)、三集中(集中办公、集中学习、集中管理)、三提升(提升队伍素质、提升审判质效、提升司法公信)”的“三三”管理模式,实施了对人民法庭的全新打造和规范管理,取得了无一发回重审案件,改判率为1.63‰,审判质效指数为89.29的较好成绩其主要做法:

一是组建中心法庭,优化审判质效。今年初,通江法院大胆创新将原11个基层法庭整合成6个中心法庭。每个中心法庭配备2-3名审判员,实行集中办公,由中心法庭庭长负责全面工作,对人员、案件、财务、车辆实行统一调配、管理;在案件分配上,实行“三统一”管理模式,由中心法庭统一立案,再随机统一分配到每个审判法官手中,案件审理终结后,再由书记员统一扫描、归档。审判中对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审判法官可随时组成合议庭直接进行审理和裁判,节省了案件裁判的审批环节,提升了案件效率;对于把握不准的案件,先形成初步意见后再报送院领导研究。为充分发挥基层法庭桥梁与纽带作用,更好地落实司法为民,在中心法庭辖区的原其他基层法庭设立了便民服务点,安排专人收案,同时实行辖区内案件在辖区巡回审理。中心法庭的运作,一方面凝聚了审判力量,改变了以前“一审一书”办案模式,避免了审判力量相对分散、薄弱和合议庭组成难的弊端;另一方面,促使干警相互学习,提升干警司法能力,同时彻底扭转了法庭开通学的现象,案件质量大大提升,法庭形象大大改观,司法公信力得以彰显。

二是合理调配力量,优化审判资源。实现资源优化、结构均衡,通江法院整合审判资源,调配审判力量,选派审判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资深法官担任各中心法庭庭长和审判员,把通过司法考试且具有较高法学理论水平的优秀年青干警派到法庭接受锻炼,并将法庭作为培养年青干警的摇篮,形成一种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同时通过资深法官的“传、帮、带”,提升青年干警综合业务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真正实现了法庭人员机构的知识化、年青化、专业化。今年,我院已有3名优秀青年法官提拔到法庭担任负责人。

三是强化硬件设施,优化审判环境。今年,通江法院以 “红、和、法”为主基调,打造法庭文化建设。目前杨柏中心法庭的“和”文化和永安法庭的“法”文化建设已打造到位。为6个中心法庭添置了电视、空调、冰箱、电脑、照相机等硬件设备,投资组建了法庭伙食团,建成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院机关可时时监控人民法庭办公办案情况,同时配备安检门等安保措施,对法庭环境实行了美化、亮化、绿化,为法庭干警扎根基层创造了更舒适、更温馨的工作、生活环境

四是加大资金投入,优厚干警待遇。基层人民法院是司法为民的前哨,通江法院秉承“倾斜审判一线,倾斜基层”的原则,对人民法庭加大资金投入。给每个中心法庭投入3万多元,组建了法庭伙食团,资金投入超过院机关的30%,解决法庭干警生活问题;在干部职级、选拔任用等方面优先考虑,今年内,优先解决基层法庭干警的职级待遇,其中解决实职正科2人,解决实职副科5人。优美的工作环境,优厚的干警待遇,人员的相对集中,为干警愿意到法庭工作,安心于法庭工作,努力在法庭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